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起名改名

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

2023-12-12

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

大丈夫“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”吗?

2017/10/26 星期四 枞阳晴天

今天课前介绍“历史上的今天”,我先卖了一个关子,在黑板上写下“李仲揆”三个字,问学生有没有谁知道他是哪一位科学家,并分析说中间的“仲”表明他排行老二(顺便介绍伯仲叔季),还讲了“揆”的意思是①度(duó),揣测。②道理,准则。③事务。④管理,掌管。⑤旧称总揽政务的人,如宰相等。他那教私塾的父亲李卓侯给他取了这个文绉绉的响当当的名字,表明对他的期盼——在仕途上有所作为。

哪他到底是谁呢?

我再写出“四光”两个字,同学们就恍然大悟了。原来李仲揆就是李四光的原名啊。

李四光(1889年10月26日—1971年4月29日),湖北黄冈人,蒙古族。14岁那年,他在湖北省学务处填写新式学堂报名表。也许兴奋带紧张,他在姓名栏里误把年龄“十四”填进去了。怎么办?因为家里穷,他舍不得花钱再买一张表格,灵机一动,把“十”加几笔成了“李”字。一看,名叫“李四”,又太俗气了;抬头看见前面大厅正中挂的横匾上有“光被四表”这四个字。他眼前一亮,在“四”后边加了个“光”字,改过之后,他满意地说:“四光,四面光明,前途是有希望的。”从此他改名为李四光。

李四光不仅是一位地质学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,还是一位音乐家,他谱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《行路难》。

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

这个将错就错的故事真的很美丽。下面再来说几个改名字的故事。

曾国藩初名子城,字伯涵,号居武,是他先祖星冈公给他取的官名,名、号一起就是取“曾子居武城”一句之意。他考中进士之后,尚未殿试,他的主考官中堂朱士彦,特地打发人把曾国藩找去,郑重其事地对他说:“贤契,我见你的文字,气势敦厚,将来必能发旺,但是这个名字,觉得有些小派。以名字论,不但不会大用,而且一定不能入词林的。你如果因此而不入翰苑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,岂不可惜?”曾国藩听了主考官的话,才把名字改为“国藩”,号“涤生”。后来果然入翰林院,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。与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并称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”。

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

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

还有我们国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作曲家聂耳起名改名聂老师怎么样,他的原名叫聂守信,字子义(有时也叫“紫艺”)。1931年4月,聂守信考入了上海“明月歌舞社”,在里边拉小提琴。聂守信的听觉特别灵敏,他能分辨音阶中的细微差别。又因为他姓聂,社里总经理称他为“聂耳博士”。聂守信笑着对同事说:“你们硬要把一只耳朵送我,也好起名改名聂老师怎么样,四只耳朵(“聂”的繁体字“聶”由三个“耳”组成)连成一串,不像一个炮弹吗?”从此,聂守信改名为聂耳。

陶行知原名陶文浚,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学说,取名“知行”。1934年,他在《生活教育》上发表《行知行》一文,认为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起名改名聂老师怎么样,并改名为陶行知。他从王阳明学说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,且终生以此自勉。

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

大丈夫行不更名,坐(连坐)不改姓。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,才是条好汉。其实不是这样的。前面介绍的几位就改了名字,那么姓呢?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(学生习作)李仲揆——历史上的今天,就不能改吗?“在历史和现实当中,改姓的情况相当普遍。有自愿的,有被迫的,有荣耀的,有悲哀的。”(钱文忠语)比如司马迁的后人就改姓“冯”(“马”字加“冫”)和“同”(“司”字加“丨”);刘邦赐功臣项伯姓刘;雍正下令不许姓“丘”,因为犯了孔夫子孔丘的讳,于是有了“邱”姓;因入赘、过继、收养而改姓就更普遍了。

姓名虽然只是一个人的记录符号,但一般不能随便改动,所以在取名时就要慎之又慎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