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易经辞典

“象数理”是进入易门后须臾不可离手的三件最重要武器

2023-07-21

“象数理”是进入易门后须臾不可离手的三件最重要武器

“象数理”是进入易门后须臾不可离手的三件最重要武器,学易者不可不熟炼掌握。易经64 卦“象数理”是进入易门后须臾不可离手的三件最重要武器,不管如何变,我们都可以通过象、数、理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阐述。也 有人说,还应包括“占”,共四个方面,笔者认为,从分析一个即成之卦的意义来讲,不应 包括“占”,因为占卦的结果就是要得到“象、数、理”易经象数基础与应用,并从这三个方面得出相应的结论。 一个卦,有什么样的象,它背后一定有什么样的数,两者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,天然生 在一起,融合在一起,有数必有象,有象必有数(有人认为,一切都是从数开始,先有数, 然后有象。对于此观点,由于数据往往是隐藏在现象的背后,些说有他一定的道理,笔者不 去争论,也不反驳,但笔者的观点是,数隐在象的后面,并不代表“数”一定是先“象”而 象,就是一个卦所呈现在你面前的图象。图象的背后往往蕴着自然世界某种基本的客观规律和道理,人们通过观其象,可领悟人生处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。 最基本的象就是“太极”(也有的称“无”),太极“两仪”,“无”中生出“有”。这一 句话如果不理解的,一定要对《老子》第一章有一个深入的学习,一通百通。这一点不 通,整个易学的大门是无法进入的。两仪即“阳和阴“,古人以“一长横来代表阳”、“二 短横来代表阴”,这是大自然从“无”到“有”的最初阶段,也是能量向物质转化的最 初阶段,对于“阴阳”,可视之为二“气”---物质的初级形式,也可视之为两个基本元 素----物质的基本构成。

两仪生“四象”,即太阳、少阴、太阴、少阳。这个阶段已经处于能量向物质转化的高级阶段,阴阳二气相互交融,形成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诞生前的四种基本形态。 四象进一步相互交融,形成八个经卦,分别代表自然界最基本的八种自然现象,即所谓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,各有各的图“象”,万事万物基本形成,能量彻底转化成了物质, 要代表是伏曦)又根据这八种基本自然现象的特性分别用以代表不同的空间方位,形成了先天八卦图,这是易学的基石,也是初学易者必须牢固掌握并能信手拈来、灵活运用 的最基本知识。 八个经卦两两相重,代表了宇宙中八中基本自然现象的组合,共组成64 种更为复杂的 自然现象“象数理”是进入易门后须臾不可离手的三件最重要武器,代表大千世界 64 种基本的宇宙密码。比如“山上有火”象征着火在山上逐 草而行、过而不留的现象,人们由此现象可以想到人生在世如同“旅者”,应当顺时应 势而知止,如果用在处理刑事上,就应做到“不留狱”;“水居泽下”象征着水入泽下、 泽中无水而枯的现象,此象可以使人们想到泽无水而枯的“困”窘状态,同时其“刚掩 下而上‘悦’”也在提醒人们只要“致命遂志”,最终必能脱险而“悦”,切不可“乱命 堕志”等等,可见 64 卦每个卦象都是直接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现象或事物图象,人们 要做的就是根据卦象的启示,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符合天地大道。

在理解“卦象”时,要注意任何事物都要本着“三分相象、七分想象”,丰富的联 想力,代表了学员的超强的领悟能力,否则会陷入一味牵强或死记硬背的曲解易经。 数,就是一个卦所包含的各种“数据”: 与“象”之推演相同,太极(1)生两仪(1、2),两仪生四象(11、12、22、21)、四象生八卦(111、112、122、121、222、221、211、212)。在初学易经过程中,往往会 将这一推演与易传中孔子所述的“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”相混淆,不解其所云。 其实两者都没有错,而且是殊途同归,都是生成“八卦”。其中,“两”仪生“四”象, 进一步推演就是“四”象生“八”卦,这是从“象”的变化来阐述万物形成的过程。而 “一”生“二”、“二”生“三”,则是从“数”的推演上解释万物形成的过程,1 为太极, 既阴亦阳,生出2,即是阴和阳,为“2”个爻易经象数基础与应用,这两个爻再加上一个爻,即为“3”爻, 构成可以代表一个自然现象或事物的“卦象”,而这个“三爻卦”的总数量也恰好是八 个,反观“象”的演变过程,四象生八卦,每个卦也正是“3”个爻。因此孔子说“二 生三,三生万物”,这正是从数的角度解释了“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的万物生成 过程。

八个经卦的卦象分别以相应的数字代表,“天泽火雷风水山地”八种自然现象、八种空间方位,分别以“”八个数字。这些数字之间隐藏着很多复杂关系,但又有非 常清晰的规律可循。比如凡是通过中心点的两卦,数字相加一定为 9,为单位自然数之 最大者,也是阳数之极者;从1 依序连接,恰好构成一幅阴阳太极图。这些数字背后的规律,在学习易经64 卦的过程中会所复用到,不可不牢牢掌握。 八个经卦各有三爻,相重而成六十四卦,各有六爻。“初二三四五上”各爻,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数字代表,用之于人事,其背后往往蕴含了“初难知,上易知,二多誉,四 多惧,三多凶,五多功”的道理,非常符合人们现实生活的写照;一个卦只要有一个爻 的位置一变,就是一个新卦的诞生;64 卦分别处于上下两经,上经30、下经34,看似 不平均,但以组成64 卦的八经卦数量来“约分”归纳,则正好上下经各18,更为体现 了易经的“变中不变,不变亦变”的易理逻辑;从易经原文 64 卦排列顺序看,上经从 乾坤开始到坎离结束,基本上反映了从天地交合开始,各种自然现象的递进演变过程, 即天地之道,而下经从咸恒开始到即济未济结束,基本上反映了从夫妇交感开始,各种 人事伦理的发展变化过程,即人伦之道。

孔子在易传中以卦序传的形式进行了归纳整理。 同时,以即济之后又变为未济卦,也恰好体现了易经周而复始、大道循环的道理。 在学习易经64卦过程中,经常会在卦辞或爻辞中看到的“用九”、“用六”、“王用三驱”、 “十年乃字”、“十年勿用”、“先甲三日、后甲三日”,这里都包含着“数”的运用,随 着易学修为的不断提升,你会发现,天干、地支、五行等等数据看似深奥,其实在易经 中的应用一样经常而且重要,这里就不再做一一介绍。 理,就是根据易卦的卦象及其数据,以易经的思维所领悟或推论出来的“道理”。 数合在一起,它背后一定有说得通的理,如果说不通的话,那就要重新考虑你的解释一定有问题。在实际运用中,有的“理”是侧重从“象”所得,称为“象理”,有的“理”侧重是 从“数”所推,称为“数理”,但更多的“理”则是象数结合而得。 易经是不能凭空说理的,一定是根据象和数的结合来说理的。如果只看卦象,或日常生 活中只看外部现象、表现,那很可能是眼睛要受蒙蔽,一定要看象后面的数,也就是我们日 常生活生产中的“数据”,并结合起来推断出其中“道理”。数一变,则整个卦象和卦理就会 改变。 自古及今,尚没有一个人(包括文王本人在内)能够把易经64 卦的象、数及其所蕴含 的道理完全参透,易经就象我们所处的这个浩翰的宇宙,历代圣贤只是一直在不断的控索、 发现而已,以“非人力所能及”来表述易经的深奥一点都不为过。

宋代以前的易学大家易经象数基础与应用,对 “象数”非常重视,力图对易卦中的每一条卦爻辞、象彖辞所述“道理”结论都要找出其背 后的象、数证据,对于不能解释的“辞理”,则宁愿相信象数所推演出来的道理,而置原经 文中“辞”于不顾,我们一般将他们归入“象数”派。而宋代以后,出现的“义理”学派, 则偏重于对易经原文中卦爻辞、象彖辞所述“道理”结论进行直接解释,对于其背后的象数 依据,有时就会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。当代圣人南怀谨大师在处理象数理的关系上,则较为 灵活而不失严密,自成一派。 对于初学易者而言,需要把易经所体现出来的上述一些基本“道理”和规律熟炼掌握, 并能够学会举一反三、灵活运用,能如此,易之玩味,其乐无穷。

标签: 数理 国学

相关文章